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章上古神话(2更)(1 / 2)





  昊天正追着,应龙突然追了上来,吓了昊天一大跳。

  “大哥!”应龙疾呼,“我刚才看到离朱了!”

  昊天忙止住身形,四处张望,“在哪儿?在哪儿?”

  应龙指着东南方向。

  “东南还剩商丘的燧人氏陵和淮阳的伏羲陵,大哥,你说咱们去哪个合适?”

  昊天犹豫不决,好奇问:“他们谁厉害?”

  应龙大笑,便指出燧人氏为天皇,伏羲氏为泰皇,神农氏为地皇,三皇之中泰皇最贵,所以伏羲自然位列三皇之首。

  燧人氏钻木取火,为人类带来了光明,也为人类防御动物,保卫自己提供了强力武器。

  后来伏羲教会了先民渔猎的技巧,随着人类捕猎能力增强,逐渐有了剩余的动物,伏羲又教会先民如何驯养动物,促使人类从游牧生活走向半定居生活。

  再后来随着人类认识的增长,神农氏发现一些早期的野外作物可以用来填饱肚子,于是教会了先民垦荒和种植粮食作物,使人类逐渐从半定居走向定居生活。

  “大哥,这三人对人类贡献太大,所以被奉为上古三皇。”

  昊天逐渐涨了姿势,却发觉自己脑海中蹦出无数疑问。

  “喂,应龙,你说这女娲娘娘与伏羲泰皇是不是兄妹关系?”

  应龙心急如焚,便驮着昊天边飞边细细说来。

  原来女娲与伏羲既是兄妹,也是夫妻,他们成婚是先民血缘婚的反应,所以也有人把女娲作为泰皇。

  实际上女娲也是人类始祖,她与伏羲生儿育女,后来便按照儿女的模样创造了人类。据说后来女娲心力交瘁,便索性随意塑造人形,这才有了形形色色的众生。

  后来水神共工与颛顼争斗,结果战败。共工大怒,撞倒了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天倾地斜,洪水肆虐,人类民不聊生。

  女娲不忍自己的子民受苦,便熔炼五色彩石补好苍天,斩神鳖四条腿当神柱撑起天空,使人类免于灭绝。

  昊天暗暗称奇,也敬佩不已。

  “这女娲娘娘好生厉害啊,我太仰慕她了!这共工氏也太坏了,自己不想活可以抹脖子啊,干嘛撞倒擎天神柱?难不成死前还要拉个垫背的吗?”

  “哈哈,”应龙大笑,“大哥有所不知。当年颛顼为帝,共工氏为水神,祝融为火神。因为三皇时期气候冰寒,到了五帝时期气候开始转暖,冰雪融化,大地开始水患不断。”

  黄帝时期对付水患游刃有余,他的孙子颛顼即位后应付水患已经捉襟见肘。

  随着水患增多,颛顼害怕这是上天示警,便命共工氏大力治理水患,否则便拿共工氏问罪。

  共工氏治水能力有限,所用方法主要是筑堤挡水和垫平低地的方式。这种方法对付小水患还有作用,一旦遇到大洪水便束手无策,只能望洪兴叹。

  共工氏无法扭转局面,便将滔天洪祸归罪上天,并请求颛顼恕罪。

  颛顼大怒,立刻下令诛杀共工氏,以儆效尤。

  共工氏也大怒,悍然反叛,率领部落众人撞倒了不周山,致使堤坝决堤,洪水滔天。

  “共工氏并不是什么坏人,也曾宵衣旰食,为先民治理水患,保先民太平安乐。只不过颛顼把治水失败的责任都归咎到他身上,还要杀他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共工氏便不答应了。也许是共工氏的报复做法太过激了,这才招致后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