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今日一连发生了太多的事儿,件件里都掺杂着卫珩,她心里头此刻百般情绪萦绕着,也不知对他是感激多一些,同情多一些,还是恼怒多一些。

  月色清华,风送清笳,院中的树影在笳声中随风晃动,在凉阶上留下道道斑驳。

  少女倚窗沉思了好久,最终还是轻轻叹了口气:“你去把红黛喊进来。”

  屋子里就小枣这一个丫鬟,方才一直没有人让她做事,她就只木讷地守着那壶羊奶,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旁的。

  听到姑娘这一声吩咐,心下立刻松了一口大气,劫后余生般地行礼出院子里去了。

  不晓得是为何,每每在姑娘面前,她便总紧张的很,连眼睛也不敢多眨一下。

  若有旁的姐姐们在还好些,方才只有她一人,她觉得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好在现下总算可以把红黛姐姐给喊进屋了。

  可是——

  “姑娘。”

  身姿窈窕的大丫鬟进屋后又直直跪下来,额头抵着地面,凄风苦雨道:“奴婢知错了。”

  宜臻抬起眸,静静地凝视了她半刻,神色未改,语气很平静:“你是由他送进府的,还是进府之后被他收买的?”

  这个他是谁,宜臻没有明说。

  但红黛心里一清二楚。

  “奴婢是......是卫公子送进府的。”

  她俯趴在地上,嗓音微颤,“奴婢幼时在草原上遭过一场劫难,是卫公子救了奴婢,教了奴婢半年的规矩,就把奴婢送来了祝府。”

  “他把你送来祝府,是想让你做什么?”

  “奴婢不知。”

  红黛的声音已经哽咽了,“奴婢在姑娘身边伺候了四年,从未和外头有过联系,卫公子也从未吩咐过奴婢做任何事。今日是卫公子的仆从已经硬闯入了府中,又说有极要紧的事儿,只望见姑娘一面,奴婢不得已只能答应。姑娘,奴婢......奴婢不敢有二心,也从未背叛过姑娘。”

  宜臻弯弯唇,语气极淡:“你还要如何背叛我呢?对我来说,你欠卫珩一条命,已是最大的背叛了。”

  确实。

  早在她到五姑娘院里的时候,上头的嬷嬷便拿来了名册要她把前尘都道清楚。

  名姓籍贯自不必说,还有往事纠葛,未尽的恩怨,都要一一记录在册。

  她隐瞒了卫公子与她的救命之恩,就像隐瞒了随时会从背后射来的一支冷箭,万一哪天卫珩携恩图报,让她做些什么对祝府不利的事儿,她是做还是不做?

  若不是担心这些,姑娘又何必让底下的丫鬟把过往旧事都记录在案。

  红黛一个字也无法反驳,认认真真磕了头,忍住泪意:“奴婢知错了,任凭姑娘如何处置奴婢,红黛都毫无怨言。”

  姑娘最不喜底下人犯事了后在她面前落泪,要是哭哭啼啼的,三分错也会变成十分。

  事实上,她在祝府里伺候了四年,姑娘从未苛待过她,逢年过节也都惦念着她,整个祝府里,没有再比在五姑娘手底下做事更舒心的。

  红黛这个名字,还是姑娘帮她取得。卫公子于她有救命之恩,姑娘却于她有再造之恩。

  她如今才明白过来,当初卫公子遣人送她入祝府时,从未说过要让她隐瞒前程,是她自己自作聪明,才落得如今这情境。

  “你下去罢。”

  五姑娘似是倦了,揉了揉眉心,不愿再多说什么,“听说你嫂子过几日便要生了,妇人生产,总要有个亲近的人在一旁帮忙才好,你回去搭把手,等家里空落些了再回来。”

  红黛伏跪着的身躯微微一颤:“是,奴婢知晓了。”

  宜臻的视线又落回到手里的怀表上,转了一面摩挲着侧边的转纽,神情静静的,瞧不出任何情绪。

  .......

  “卫珩亲启:

  今日方得知一事,难以按捺,特来信征询。我身边有一丫头红黛,听说你与她有救命之恩,四年前特将她送至祝府,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如今她成了我身边最得看重的大丫鬟。我今日才知晓此事,于我来说,此事严重的很,你或许不知晓......”

  “卫珩亲启:

  不知近来可好,令堂一事,切莫太过记挂在心。她与我说,一切于她反而是解脱,让你很不必为此悲痛怀疚。另有一事,我身边的丫头红黛,不知你是否知晓......”

  “卫珩足下:

  匆匆一面后,久未寄信,不知你近来如何。京城如今入秋,气候渐凉了,倘若通州也是如此,初秋最易受寒,莫忘添衣......”

  揉掉。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桌案上已散落了十几个纸团子。

  全是宜臻写废了的信。

  从一开始的怒火中烧,措辞强硬,到最后越来越瑟缩,扒拉扒拉写了一长串,也不敢提到红黛的事儿。

  单从那越发颓软的字迹,都能看出她的没底气。

  全因宜臻越写越觉得,卫珩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是责怪他当初救了红黛,还是责怪他后头给红黛找了祝府这去处?

  从那丫头的话里听来,他也从未指使过她做什么,指责卫珩倒不如怪自己查不清楚了。

  宜臻自小长了一双好眼,看人最准,是好是歹日久天长的,怎么也瞧出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