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神仙电影(1 / 2)





  《几近成名》作为索尼哥伦比亚今年冲奥的重头戏, 首映礼邀请到的明星自然也是分量十足。

  另外一个子公司索尼经典的影片《卧虎藏龙》也是要冲奥,可是首映礼根本就没办,只是在全美几十家影院上映而已, 走点映然后逐步扩大放映规模的路线。

  两者几乎没有重复,不过在资源上面肯定是要给亲儿子,而不是一部外语片。

  百忙之中梦工厂排出了三巨头之一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为公司代表出席首映礼, 而索尼影业的女总裁艾米-帕斯卡、哥伦比亚影业总裁桑福德-帕尼奇都有出席。

  索尼的娱乐帝国太庞大了,各种母公司-子公司众多,搅合在一起让普通人难以分辨。

  艾米-帕斯卡算是好莱坞最有权势的女性, 这几位公司老总的圈子跟其余明星自然不同。

  梅尔-吉布森、茱莉亚-罗伯茨、肖恩-康纳利,还有马特-达蒙跟薇诺娜-瑞德等人纷纷露面, 可以说是给足了面子。

  查理兹-塞隆以及桑德拉-布洛克本身就跟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有合作中的影片, 再加上基努的邀请,自然愿意过来看看。

  都是合作过或者有项目在谈的演员,不过卡梅伦这边还邀请到了曾经合作过的汤姆-克鲁斯跟妻子妮可-基德曼。

  a-list的明星真不少,这可让媒体记者们开心万分。

  先别说电影的质量问题了, 能有这么多巨星出现就已经很强了。

  这是一个展现人脉、结交朋友的好机会。

  可伊芙却在思考, 自己好像就没有结交到特别好的朋友, 跟男演员会比较注意距离, 而跟女演员则是要避免竞争关系。

  桑德拉-布洛克开玩笑地说道:“听说莎莉跟你合作的电影下个月就要上映,不知道我们俩什么时候能一起拍戏。”

  “这得看有没有合适的剧本,或许你可以制作一部这样的影片。”伊芙很大气地说着,她并不排斥跟这些女演员合作,但前提是剧本跟项目一定要过关。

  她不想拍烂片,即便是商业片, 口碑也不能低到拖累自己的程度。

  在几个人当中, 桑德拉-布洛克其实是走在最前方的, 她早早就开始担任制片人。

  正在说话的时候,吉米-法伦便客串主持人,拿着麦克风说道:“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面,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谢谢。”

  桑德拉将伊芙的提议记在心中,两人走的演员路线并不一致,说不定合作还真能成功。

  听见主办方的催促之后就跟伊芙还有基努挥挥手,欣然走到后面的座位上去。

  当灯光逐渐黯淡下来的时候,现场几乎每个人都屏气凝神,开始期待电影画面。

  《几近成名》这部电影从选角开始就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导演卡梅伦-克罗自编自导的半自传电影,这些噱头可不小。

  而且还有奥斯卡影后科恩嫂以及影妃安娜-帕奎因加盟,情侣档基努-里维斯跟伊芙-坎贝尔首次合作,众多摇滚大神亲自客串亮相……

  不论是公布的海报,还是发布的两支预告片,都让观众们、影评人们心痒难耐,恨不得早点看到这部电影。

  伴随着铅笔在纸面上写字的沙沙声音,诺基亚剧院内部的众人都纷纷将注意力集中,不再去想其余有的没的。

  ……

  罗杰-艾伯特坐在中间靠后的位置上,他身边全是来自各个不同报纸、杂志的同行们,大家都是被索尼跟哥伦比亚影业邀请来的。

  颁奖季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工作量激增,要在有限时间内看完电影,并且还要对其进行评判。

  要是两部一起上映的话,根本就没有足够时间仔细分析,只能有所取舍。

  就像另外一部叫做《圣诞怪杰》(格林奇如何偷走圣诞节)商业片也选在今天上映,只可惜对方知道影评人对商业片的一贯态度严苛,所以根本就没打算邀请太多影评人,只打算找长期合作的媒体来吹一下就行。

  两家电影对待影评人的方式截然不同,后者甚至希望不要有影评人来看,这样就不会出现什么批评的声音。

  当罗杰将目光放在电影上面的时候,他在心里就稍微夸赞了一下导演。

  开头部分很有创意,让一个电影角色通过手写的方式将出品公司、导演还有演员名字一一写出来。

  镜头偶尔会从这笔记本上挪移到旁边,附近放在一些音乐杂志、专辑盒子以及照片。

  罗杰就从旁边的照片里面看到了不少熟悉演员的面孔,这些照片的风格还有里面那些人的造型都让他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

  他比卡梅伦-克罗的年纪还要大一些,因此对于六七十年代的摇滚潮流更是记忆犹新,现在很想看看曾经滚石杂志的副主编会怎么拍摄那个阶段。

  很多影片里面,圣诞节都是跟纷飞的白雪以及臃肿肥胖的圣诞老人挂钩,可是在这部电影的开头部分却一反常态。

  高高的棕榈树、明媚的阳光,圣诞节也可以是大家一起穿短袖的,圣诞老人也可以是只戴着帽子跟胡须,穿着短袖短裤的。

  加州的圣诞节看起来非常舒适,甚至还可以冲浪。

  影片并没有磨磨唧唧,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科恩嫂扮演的母亲跟儿子走在热闹繁华的大街上,可是看见商家正在自己透明的玻璃橱窗上面写圣诞快乐,只不过圣诞(christmas)这个这个单词因为太长了,所以商家直接就用xmas来代替。

  但这名母亲就非得过去纠正商家,想要让他改成正确的模式,一下子就将人物较真的性格给表现出来。

  而店家则是跟小男孩对视一眼,各自看出对方的无奈。

  罗杰-艾伯特在内的影评人还有更后排的幸运观众们都忍不住笑起来,遇到这样一个母亲还有什么办法呢。

  接下来,佐伊扮演的女儿也出场了,她偷偷摸摸的回来,想要躲开母亲的视线,没曾想却被保守的母亲发现自己接过吻,并且一张保罗-西蒙跟加芬克尔的黑胶专辑。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男声双重唱组合,大热歌曲《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就是这二人的作品。

  电影里面的这专辑封面非常经典,观众们一下子就辨认出来,甚至有种品味相同的感觉。

  然而母亲却不允许女儿听着两人的歌曲,从母亲的言语里面可以听出来她对摇滚乐非常抗拒,认为歌曲里面全是充斥着毒跟性。

  就算女儿据理力争,还是无法改变母亲的看法。

  短短两个场景就将科恩嫂扮演的母亲角色给展现得淋漓尽致,控-制-欲很强,对其余事情非常固执。哪怕她是一个大学教授,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正确教育两个孩子。

  “弗朗西斯的表演还是一如既往出色,演得很棒。”

  “她让我想起了领居家的太太,也是这样。”

  “有点过分吧,西蒙他们的歌很不错。”

  “看看后面吧,说不定后面有反转。”

  罗杰-艾伯特并没有跟其余人一样聒噪,而是沉得住气。

  接下来的剧情就让大家看明白了,谁才是电影的主角。

  小男孩因为发育比同班同学要慢很多,因此被各种嘲笑跟讽刺,结果是因为母亲虚报了威廉的年纪,让他小小年纪就完成跳级。

  当一直喜欢他照顾他的姐姐离开家去当空姐之后,威廉的生活变被姐姐留下的一大堆摇滚唱片所吸引,逐渐步入正题。

  这些摇滚碟片全是导演的私人收藏,为了拍摄才拿出来而已,平时异常宝贝。

  “品味还不错,不愧是滚石的副主编,审美没有偏。”罗杰-艾伯特其实知道在音乐方面自己并不怎么权威,他只是有些欣喜,因为其中的很多唱片自己也有收藏,隐隐有种知己的味道。

  当黑胶唱片开始转动的时候,就代表了时间的流逝。

  转眼间那个还没发育的小家伙就变成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他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各种摇滚音乐杂志,听一些乐评人点评音乐,听新出来的歌曲。

  机缘巧合之下,威廉-米勒认识了传奇乐评人莱斯特-班斯,从对方那边汲取了许多关于摇滚乐的知识,并且得到了一个去采访不出名乐队的机会。

  1973年的摇滚年代已经接近消亡,但各路摇滚明星跟乐队却是层出不穷,大卫-鲍伊、弗洛伊德还有齐柏林飞艇等等都让威廉迷醉。

  罗杰-艾伯特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开场竟然已经20分钟了,全部都是在讲威廉的故事,可自己却看得津津有味!

  当母亲伊莱恩送威廉来到剧院外面时,对于摇滚乐依旧是同样的态度,恨不得根本不接触。

  甚至于当威廉已经下车之后,她还在车窗上面喊别接触毒!

  迄今为止,其余重点角色都还没有露面。

  观众们也不知道伊芙跟基努两人到底什么时候出现,一个个都有些心浮气躁。

  到是影评人们有些疑惑,那两个明星果真是配角,但既然伊芙既然是配角,为什么几款海报全是她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影片继续放映。

  威廉身为记者想要采访在后台排练的黑色安息日乐队,那是杂志交给他的任务。

  可是后台的保安根本不让他进入,连续吃了几个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