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一十六章宫本露出尾巴





  要求:所有受伤兄弟必须及时撤离,不得留下任何兄弟的遗体。伤势较重人员,撤离战场后,安置于杭城南方两里地的张家村安置,那里有宏昌会兄弟的家属,前期已作了安排。

  所有战斗计划形成,呈报洪门帮帮主洪震天审阅,电台报张非部,若有疑虑或情况变化,再行修改。

  此作战命令连同地图,由管伟,冯桃负责制订书面文书,一式三份,一份交洪门帮帮主洪震天,一份留本部,另一份存档。

  并将此命令用电报发给张非,再根据张非的意见再度修改。如无意见,就按命令执行。

  安排完后,便各自行动。

  张非回电,情况已经摸清,按作战方案规定时间行动。

  洪震天也收到张非的回电,对这次作战方案比较了解,问题就在战斗过程中是否突发意外情况了。如若没有,一切皆会顺利,如有问题,相信宏昌会张非也会灵机一动,妥善处理。

  这是宏昌会能够解决的事情,无须洪震天再操什么心。而他安排宏昌会的人路过中棠屋一带,查看山洞是否有动静,也是为了证实上次宫本弘一派人出去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们还未回来,这么久了,就必然有事。而他们猜测的关于请医生的事,如今并未见到有医生过来,连鹰猴都未回,医生又怎么来呢?

  黄子鸽上次提醒过他,其实第一种猜想也最有可能,这第一种猜想,就是宫本弘一调集人员去中棠这个山洞筹建物质储备站了。只是当时洪震天抽不开人来进行这方面的侦察,人员少了不行,人员多了自然不行。恰到好处的人员,还要对此地非常熟悉才行。

  当时洪震天是想到过哪一天将杨华抽出来去做这件事。他回家探亲自然而然的事,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也无须有意去那个山洞。只要在那附近转悠一圈,便会发现蛛丝马迹。是,或者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可是杨华的破译任务也较为繁杂,任务艰巨,目前有些起色,但不够明显,还得要下很大的功夫,不可偏废。

  这次让宏昌会顺道去查看一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自然也不费宏昌会多少人力物力。既然是盟约之帮,做点这些小事也不足挂齿。

  如果那里果然建立了或在筹建物质站,洪震天也会有自己的应对办法,如果还没有,那他就得想想,宫本弘一派人出去另外的目的了。必要的时候,他或许还要打草惊蛇,弄清楚宫本弘一的真正目的为止。

  洪震天将情况与卢家寨卢玉阳进行了通报,届时他们东侧哨所注意接应宏昌会南撤人员。这样一来,宏昌会人员便全部撤至海安城,除留小股情报人员以外,主要力量便在海安城。

  晚上,破译室送来第一份情报,上面是宏昌会杭城张非的禀报电报,他们的行动已经开始。第一小组人员已展开攻击,其他小组也按计划开始行动,从初期效果来看,正如预期。

  洪震天很是高兴,宏昌会张非越顺利越好,既可迅速结束战斗,达到预期效果,又能减少伤亡,顺利回归。造成的影响力也将是很大的,可以有效地鼓励杭城人民的抗日斗争。

  此时,龙潭关隘禀报:珠式会一人员归来,同时带来一位医生。但未见鹰猴归来其去哪里,不得而知。

  洪震天略为放心,宫本弘一果然是去请医生去了,其妻之病他不敢等闲视之,他也担心到时经受不了惠子家属的问罪,尤其是山本将军的怒斥,弄得不好,就有可能人头不保。孰轻孰重,宫本弘一还是能够掂量清楚。

  不一会儿,珠式会附近的“猎人”禀报,外来两人进了日本珠式会。洪震天清楚,这正是那个医生,正是为惠子看病的人。

  此人来历不清,不知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虽然身份证明上说是中国人,但是中国哪里人并未具体清晰。这也就可能说明他是日本人。

  不过洪震天立即指示“猎人”密切关注此人的动向,尤其是其外出时,必须跟所有“猎人”发布消息,让大家注意监视其行为。每项行动都要禀报,不可延误。

  杭城的战斗进展顺利,张非一行已经完成任向南撤退,途中虽遇小股日军阻碍,但终被击溃,即将进入到杭城南面的防御工事。到此地方,向南一路顺利,畅通无阻。

  这时“猎人”禀报,日本珠式会有两人外出,但非是刚才两人。“猎人”已跟踪面去。

  洪震天觉得很好,作为“猎人”来说,应当有此敏感的神经与职业的素质。一路跟踪,看其究竟是为了何事,必须查清楚,有个水落石出才行。

  此时的洪震天关注的重点是珠式会的人,看他们今晚究竟来到海安城要干些啥。从目前的征兆来看,无非是为病人治病而准备一切物质而已,没有别的新的情况。

  珠式会的人回去以后就未再出来,其他也无人外出。只是这两个人员,出来一会又回去了,似乎买着什么东西,难以具体确定。

  只见他们去了布行,去了药店,又去了糖果店。莫非什么都采购了一些,这个就不得而知了,这些店面都不可能一一跟随进去,那样别人自然会明白是什么意思。

  哪有那么巧的,别人去什么店,你也去那个店,这种巧合少之又少。

  可是到半夜时分,张非部发来消息:中棠屋小桥以东有一小屋,小屋人员禁止人员朝前走去,并说石桥正在修缮,禁止能行,人员过往必须绕道而行。

  怎么绕道?对面只有一个中棠屋,中棠屋人员如果知道桥有问题,早就从上游溪水较浅的地方渡过,不会再从这里来。如果不是桥的问题,那中棠屋的人自然便会让其通行,不会阻止,所要阻止的正是外人。

  外人也只是路过去花垣一带,就是不走这里,也可以从黄泥塘处过去,不必非从这里。这样以来,人们也不会因此桥不通而非要执著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