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2 / 2)


  这边闹了起来,二房那边听到了风声,也凑过来闹上了。

  太成帝隔日就得了消息,看了密报嗤笑一声,只吩咐了一句让人看着点那个顾策,别让世家那边的人钻了空子,就把这事儿丢到脑后去了。

  顾文博还没搞定家里人,外面却已经因为顾策的请愿书闹得沸沸扬扬。

  春闱在来年二月,腊月里就有许多赶考的学子入了京城,这里面的寒门学子不在少数。这些人到了京城,大部份人是没有条件租了院子只管闷头读书的,还要为生活费用打算。这些人活跃在各处,帮人抄书写信,寻找着各种赚钱的活计,因此消息十分灵通。

  顾策的请愿书一出,消息立刻便传开了,寒门学子们都欢欣鼓舞,一边盼着太成帝能应允顾策所求,一边打听这顾策是何人,许多人甚至找去了三水巷,想要与他结识。

  眼见那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少年就这样声名鹊起,那些被触犯到了利益的世家大族哪里肯答应。一时间,顾策不孝不悌的流言,同样传的沸沸扬扬,不少别有用心的“正义人士”,也打着规劝的名义,找到了三水巷。

  谁知,顾策和他养父母一家人,竟然都不见了踪影,让所有人都扑了一个空。众人寻不到人,目光就都聚集在了武安侯府和墨玉书那里,想通过他们找到顾策的踪迹。

  任谁也想不到,顾策一封请愿书交到了墨玉书手里,谢绝了墨玉书邀他重回小院借住得他护佑的美意,连夜带着家人和早就采买好的年货,就出了京城,去了宇文明月赠给他的小庄子避居借住,一心读书去了。

  那庄子清幽,除了比京城冷点,哪里都好,一家人住的十分舒心。

  宇文明月收到他托人辗转传递进去的消息,惊的立刻起了身,在屋中转悠了好半天,然后突然抚掌大笑了起来,连声道有趣。

  笑过之后,她对银杏道:“外面那些人好生没趣,明知是陛下有心如此,却偏要盯着一个半大孩子找茬,真是没出息。既然他们都盯着侯府,想要找点热闹出来,我就成全他们吧。你将咱们值钱的细软收拾了,全都带上,咱们不在这破地方呆了,回自己家过年去。”

  其实那日宇文明月出了三水巷,就见到了她的弟弟宇文明光派去接她回府的小厮。她从前曾经说过,若是有一日寻回了顾策,第一件事就是要离了那武安侯府,出去好好过一段舒心的日子。

  那日,宇文明月是想等到顾策回府,再护他一程,这才没有跟着小厮回家,只让他带话给宇文明光,让他盯着人将她出嫁前住的院子好好收拾出来。

  如今,顾策在外立府的事在太成帝那里都过了明路,她自然不用再等在这里了。

  想明白了这点,宇文明月主仆两个收拾了一番,就包袱款款大摇大摆的从正门出了府,骑马回宇文家过年去了,整个侯府这边,愣是无人察觉不对。

  大将军府那边欢天喜地的迎回了多年不曾归家的大小姐,第二日就有管家带着一群杀气腾腾的护院去了武安侯府,在门外就嚷嚷起来,说是替自家大小姐来送和离书,顺便抬嫁妆回去的。

  一下子,武安侯府门前就热闹了起来。

  那管事的一点也不顾及顾文博的面子,大庭广众之下,就当着众人的面传话道:“我们家小姐说了,若是侯爷不肯签下这和离书,她就只能休夫了。到时候说不得,还要去麻烦京兆尹的诸位辛苦辛苦,帮她好好断一断这些年的是非曲直,说一说这些年侯爷是如何宠妾灭妻,又是如何对流落在外的子嗣不闻不问的。”

  这事儿一出,一家子人也顾不上争执了,范姨娘母子三人,齐心协力,一门心思要劝顾文博签下和离书。二房却正好相反,眼见宇文明光刚刚升了官,还被太成帝委以重任,这么好的一门姻亲,一点光都没借着,怎么就能和离了呢?

  顾文博先是被家里人闹得头疼,接着又被宇文明月这一出闹的抬不起头来,连门都不敢出。他一怒之下,直接派人去了宇文将军府送了一封休妻书,还把当年宇文明月身为正妻,无子,嫉妒不贤,害他长子走丢,这才被冷落在后院一事都抖落了出来。

  宇文明月见这件事成功把世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彻底压过了顾策不孝不悌不认亲生父母的流言,十分有成就感,十分愿意与顾文博继续互相伤害下去。于是,顾文博当年骗婚于她的事也被抖了出来。

  这件事闹到最后,连范姨娘都成了苦守多年的可怜人,只有顾文博一个人成了被唾骂的人渣。这时候,可没人再提顾策对他这个爹孝顺不孝顺的事了。

  这件事一直扯皮到春闱开考,才以宇文明月和顾文博和离告终。

  开考前一日,太成帝突然下了恩旨,准了顾策当日所求。

  至此,大安世家百年垄断的局面有了改变,新的朝堂格局,从这一届科举开始,有了雏形,为若干年后的繁华盛世埋下了种子。

  直到顾策要进考场了,苏染染一家四口才跟着他一起回了京城,归京之后就闭门不出,直到榜单昭告天下,顾策得中探花郎。

  顾策骑马游街那一日,苏染染站在酒楼窗前,望着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泪如雨下。真好,这辈子,这条路,他终于不用走的那么辛苦了。

  这一日,苏染染是与宇文明月相约一起来的酒楼,来看三甲游街。

  宇文明月见她哭得红了眼睛,想到刚得知的两人有婚约的消息,憋了半天,半真半假的说了一句:“你别担心,他要是敢像顾文博一样忘恩负义,毁婚另娶,我就带你去敲登闻鼓告他去。”

  苏染染被她这话逗笑了,擦了眼泪,平复了心情,这才拿出了当初宇文明月送的那个荷包,送还到了她的手边,笑道 :“前些日子,承蒙夫人收留,允我们在庄子上借住,我和家人都感激不尽。您的心意,师兄已经收到了,这里面的东西,还请收回去吧。师兄托我捎几句话给夫人,他说,希望来日再相见,你们彼此都已忘掉了那段过往,到时候重新认识一番,岂不是更好?实在不必让这些俗物将人的关系就这样固定住。师兄还说,请夫人再等一等,听一听当年故事的结尾,再走也不迟。”

  宇文一族,如今除了戎守边关的将领们,还有在京的这姐弟俩,其他族人大多都在老家。宇文明月恢复了自由身,留在将军府帮着自家弟弟打理了一段府务,如今眼见天暖了,便准备启程回老家去住一阵子,陪一陪父母亲人,然后再到处走一走。

  她这阵子一直在为远行做准备,上次银杏去苏家替主子借小话本,就提了两句。

  宇文明月听了这话,好奇心顿起,想了想便应下了:“行,那我先去城外的庄子住一阵子,等等看你们说的故事结尾。”其实当年的事,她也一直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可惜却一直没查出来什么,这才作罢。

  说完了正事,她便又拉着小姑娘吃吃喝喝,探讨起小话本来了。说来也是好笑,她这么大年纪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投缘能一起饮酒一起看话本子的,竟然是一个能当她女儿的小姑娘。

  两个人一直玩到快傍晚,宇文明月估摸着那琼林宴已经散了,赶紧起身送苏染染回府,省得回去晚了要被那少年唠叨。

  马车行到三水巷口,却被堵在了外面,巷子里外三层,都是看热闹的人。

  有邻居回头,认出了探头往车外看的苏染染,赶紧凑了上来催促道:“哎呀,姑娘你怎么还在这里,皇后娘娘派人来宣旨了,人家公公说了,要等你回来才能宣旨呢,你赶紧的吧。”

  那人是一个热心肠的,一边催着苏染染,一边就喊了起来:“大家让一让,让一让,苏姑娘回来了,快让她的马车进去。”

  听到有宣旨的太监在等她,苏染染哪敢耽搁,见巷子里站满了人,赶紧开了车门,就要下车一路跑进去。

  喧嚣的人群忽然就安静了下来,有少年越众而来,停在了马车外,朝她伸出了手,笑颜昭如明月,柔声道:“染染,师兄来接你回家。”

  苏染染如同被蛊惑了一般,伸出了手,空气中,飘荡的仿佛都是刚才那壶桂花酿的香气,醉人的很。

  一路走到了家门口,顾策朝守卫在两侧的兵士点头示意,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亲自动手帮苏染染理好了头发,又俯下身帮她理好了裙摆,这才起身,重新牵起了她的手,侧头笑道:“染染,你可准备好了?皇后娘娘凤旨赐婚,我们要去接旨了。接了旨,就是我的新娘了,今生今世再也不分离。”

  第115章 婚期定。

  皇后娘娘不只为他们赐了婚, 还从自己的私库拿了五百两的银子,赏给顾策筹办婚事用。

  等颁旨的人离开了,外面看热闹的人群也散去了, 一家人还未回过神来, 尤其是苏染染,更是晕乎乎的, 如在梦中。

  她脑子里一会儿是上辈子祖母逼顾策娶她的情景, 一会儿是顾家人骂她耽误了顾策前程的言语, 这些最后都化成了一片忐忑,让她忍不住悄悄的伸出手,就要拧自己的胳膊一下, 看看到底疼不疼。

  那手伸出去,就被人握住了, 有人笑着问她:“师妹这是要做什么?”若是任这丫头掐下去, 他跟着疼一疼倒没什么, 就怕她自己又疼的掉眼泪。

  苏染染抬头,望进顾策满是笑意的眸中,不自觉的就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我今日在酒楼, 与宇文娘子饮了几杯桂花酿,好像喝的太多了,晕晕乎乎的竟然做起了皇后娘娘给咱们赐婚这样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