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节(2 / 2)


  顾策原本因为苏染染的话是又感动又有压力,被陈大勇这样一打岔,就只剩下哭笑不得了,他想了想,又耐心的给家人讲了讲,如果他能考中秀才的话,会有什么变化,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大安的科举制度大多沿袭了前朝,秀才也是分等的,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官府每月发粮食,还有可能被府学录取,去府城读书。次一等的就没有粮食了,也只能留在县学。还有就是,不管是在县学还是在府学读书,都不用自己置办文房四宝了,光这一项,就能省不少银子呢。

  陈大勇:“那要这么说,阿策以后还可能去府城读书了?那不是更远了?在府城租铺子得多少银子呀?”

  他这话一说出口,其他三口人齐齐看了过来,苏娘子一副“你咋这么贪心呢”的表情,顾策一脸无奈,苏染染却是面带疑惑。

  上辈子顾策考的就是一等,直接去了县学读书,每月都会送米粮回来,。

  后来思齐太子力主兴学,为学子们争取了不少福利,除了笔墨纸砚和指定的教材都免费之外,每月成绩考得好的学员,还能领银子,顾策就是那批每月都能领到银子中的一员。

  那时候两个人新婚燕尔,每次顾策回家,苏染染都要缠着他问这问那,陈大勇活着的时候,也最爱听顾策说这些事,听得多了,这些事苏染染就都知道了,甚至知道思齐太子在顾策他们这些学子心中的地位。唯有一等禀生有机会去府城读书这件事,上辈子苏染染从来没有听说过。

  苏娘子瞪了自家相公一眼,回头安抚顾策道:“阿策啊,你年纪还小呢,尽力就行。咱们不争那些啊,能中最好,不能中将来再考。本来你们徐夫子不是也说不想你这么早下场吗?你这次,就当去熟悉熟悉环境了,别听你师父和染染瞎说,他们爷俩哪懂这些呀。”

  顾策含笑应着,又试着把跑远的话题拉回来:“师妹有这样的本事,倒是可以试着先存一些首饰图样,等回头找金大小姐聊一聊这件事。这事的首选还是金家,听说她家在府城也要开铺子了,要是师妹能给他们设计出几款镇店之宝,那才是双赢呢。至于咱们自己拿着图纸去找银楼肯定是不行的,人家的眼睛利着呢,万一看几眼就把样子学了去,咱们不是要吃亏嘛。”

  顾策这么说的时候,苏染染莫名有些紧张,总觉得顾策看她的眼神不对。

  买马车的事,又一次搁置了,毕竟除了苏染染,别人都不赞同,连顾策都倒戈了。

  顾策顾虑的倒和银子没关系,而是因为金子洛说的那个钦差大人迟迟未到,他觉得封山这事将来怕是会有变故,如果不封山了,那这拉人去县城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倒是苏染染说的卖图纸和卖簪子的事,大家都鼓励她尽管去试一试。

  其实这会儿,一家人都是抱着哄孩子的心理,放任苏染染去尝试的,尤其是苏娘子,在她看来,两件事都挺不靠谱的。

  等到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陈大勇突然公布了一个决定:“我的腿好的差不多了,这两天都出门转悠好几趟了。反正现在也没寻到什么合适的营生,我想过两天就回镖局去了,起码再干几个月,再出几趟镖攒点银子,等你娘要生了,我再回来。”

  苏娘子并没有反对的意思,显然也是同意这件事的,看来是两个人昨晚就商量好了的。

  苏染染左看看右看看,也说不出什么能说服爹娘的理由,只好叮嘱陈大勇道:“那爹你回去了,可不能接长镖,别走远了,有危险的地方也不能去,多想想我们四口人,路上遇到事别总想着往上冲,保护好自己,等咱们找到合适的营生了,你就马上辞工。到时候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陈大勇被闺女说的眼睛酸酸的,赶紧笑着点头:“行,听闺女的。”

  他其实是一个很恋家的人,以前留下家中的三口人出门去,每次心里都很不好受,在外面的时候都牵肠挂肚的不得了,尤其现在苏娘子还怀着身孕,他就更不愿意走了。可是为了生计,他不敢再耽搁下去了,时间不等人啊。

  因为陈大勇的这个决定,苏染染又是担忧又是沮丧,本来和苏娘子说了今天一起去如意绣庄买东西的,也没心情去了,闷闷的回屋画图纸去了。

  她其实记得许多花样款式,却不敢画的太快惹人生疑,也不愿意一味的按照记忆直接借用别人的,提前就把所有款式弄出来。她只打算卖其中的一两种,慢慢的画,加上一些她自己的点子。

  不想这边她刚提笔,那边院门就被人拍响了。家里来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客人,竟是陈老太太带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上门来了。

  陈大勇见到自家老娘,先就是一阵心虚的去看苏娘子。苏娘子虽然心中也吃惊,面上却是一脸的微笑,直接将老太太请到了正房堂屋去做,苏染染也赶紧去烧水待客。

  陈老太太自己也有些不自在,她和苏娘子这对婆媳,可是许多年不见了。

  除了两人成亲那会,其实顾策和苏染染小的时候,一家四口也曾一起回过青石子村探望两位老人,可惜每次都是不欢而散,后来苏娘子就再也不肯露面了,逢年过节也只是让陈大勇把礼带到,倒是老太太常来镇上偷偷见儿子。

  第55章 和母鸡比可怜。

  苏娘子坐在老太太下首, 想起从前的旧事,有些头疼,更多的是警惕。

  她这个婆母可不是省油的灯, 当年爹娘还在世的时候, 见过她的公公婆婆一面,回来就有点发愁, 说她这样的性子, 将来要是能一直和陈家保持距离还好, 要是到了老太太身边,那十个她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她这些年对陈大勇补贴陈家的事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是体谅自家相公对爹娘的孝顺之心, 二也是不想因为那点小钱和自己婆婆纠缠起来,她觉得就这样彼此相安无事挺好的。

  没想到, 从来没有登过门的老太太今日却来了。

  老娘和媳妇都不说话, 陈大勇只好先开口:“娘, 您咋儿今天过来了呢?今儿也不是赶集的日子呀?”

  这话一说出口,老太太立刻瞪了他一眼,心说你是不是傻, 怎么什么不能说,你偏要说呢,这要是扯出从前咱们在集上接头的事咋整?

  苏娘子也笑着看了她家相公一眼, 倒是没说什么。

  老太太轻咳了一声, 先描补了一句:“咳咳,我平日里就喜欢赶个集, 卖些地里园子里的东西,赚点小钱补贴一下家用。大勇记性还挺好,这么多年了, 还记得呢。”

  她说着,就起身蹲了下去,将脚边放着的两个篮子上面盖着的薄布揭开,然后把篮子往苏娘子这边推了推,这才又坐了回去。

  那两只篮子里,一只装满了鸡蛋,另一只里面竟然是一只活鸡。那鸡一见了天光,立刻咕咕咕的叫了起来,想往篮子外面挣。

  苏娘子被那活鸡吓了一跳,不自在的往椅子上又挪了挪,又向椅背上又靠了靠。

  陈老太太可没看到这些,她又清了清嗓子,冲着自己儿子道:“那啥,咳咳,大勇啊,娘今儿来也没什么事,主要就是来给你们送点东西的。这不是你两个嫂子还有那小四媳妇,她们听说染染娘怀了身子,就七凑八凑的凑了这一篮子鸡蛋出来,非要央我帮忙送过来。咳咳,我一想,我一个当奶的,也应该过来看看,这只母鸡是我养的,你们养着下蛋吃吧。老三你一会儿就赶紧把这鸡丢到房后去,散养着就行,先找个破碗给它饮点水。”

  苏娘子一听这话,就有些着急起来,赶紧给陈大勇使眼色。

  陈大勇也头疼极了,他还不知道自家媳妇闺女是啥样的人嘛,她们哪是能养鸡喂鸭的人啊,更别说媳妇现在还怀了身子了。可这到底是娘的一片心意,老太太那么会过的一个人,能让她舍得出一只鸡来,可不容易。

  他纠结了一会儿,到底硬着头皮道:“娘啊,你这鸡养这么大不容易,怎么能给我们呢,你还是提回去吧,家里没地方养,染染娘又爱干净,这东西还闹腾,你看,……。”

  苏染染提了水壶食篮走到门外,正好听到了这几句,她当时就心说,坏了,她爹这可真是太不会说话了。

  果然,陈老太太立刻就不乐意了,当时就落下了脸:“老三你说啥呢?这送出去的东西,咋能往回拎呢?我要是把这鸡再拎回去,还不得那村口的那些八婆笑话死?知道的,是竟然有人连鸡都不会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老婆子小气,舍不得真给呢。不行,这鸡你必须收着,还得好好养,不能养死了,我和你说,我给你们挑的,这可是下蛋最勤快的一只老母鸡。现在养着吃蛋,等染染娘生了,就杀了给她炖汤喝。”

  骂完儿子,老太太又转向了苏娘子,笑道:“染染娘呀,我跟你说,养鸡这活计最容易了,没啥会不会的。你只要每天按时按点给它喂点食添点水就行,别的时候你都不用管它。这点事儿呀,就我这小孙子都会干,是不是,小虎?”

  那叫小虎的男娃子听了他奶问话,立刻骄傲的挺起了小胸脯,大声喊道:“小虎会养,小虎会捉虫子,喂小鸡。”

  苏染染母女:“……。”

  苏娘子被这孩子说的头皮直发麻,又想到了那次去乡下,家里两个孩子,小染染因为被鸡啄了一口哇哇哭,回来还发了高热,小顾策因为新鞋子踩到了鸡耙耙,气的好几天都没露出过笑模样。她想着就皱起了眉头,有了直面陈老太太的勇气,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只鸡拒收。

  老太太说着,见苏娘子皱了眉头,似乎还有点紧张,眼睛就滴溜溜的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