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2 / 2)


  这些日子光花钱了,总算要有一件能赚钱的正事提上议程了。

  “娘,咱们再买些绣钱吧,我觉得自己这几日进步了不少,说不定过几天就能绣帕子卖了呢。”

  苏娘子自然不忍心打击女儿,只是忍笑忍的十分辛苦。

  这集市上卖的绣针绣线质量都一般,给苏染染这种新手用绰绰有余了,苏娘子这种绣工好的却是不用这种的。

  等逛完了集市,她想要去金家的如意绣庄买绣线,结果被苏染染劝住了:“娘啊,你还是再歇一段日子吧,等把这个月的安胎药喝完了,请那个大夫复诊了,他若同意,您才能复工。而且你都是当师傅的人了,咱们以后也不能随随便便接绣活了,等我回头问问如意,让她帮咱们接几件大单子。”

  一趟集市逛下来,苏娘子点了点,除了女儿买的绣线和那种子,其他都是家中常用的,针头线脑,调料油盐,还有像鸡蛋豆腐这样的吃食,半点多余的钱都没花。

  唉,她们娘俩可真是会勤俭持家过日子啊。

  只是她心疼女儿,临走时又问道:“染染啊,你要不要买盒胭脂,或者买点吃食?娘陪你去陈记买绿豆酥啊?”

  苏染染刚想说不用,她没有什么想买的,就被不远处偷偷摸摸冲她招手的人惊住了,立刻改口道:“娘,我自己去陈记,你上次答应过要给我做红烧肉,还一直没做呢,你和白大娘去买点肉,再称两根排骨呗,我想喝莲藕排骨汤了。”

  苏娘子立马忘了什么勤俭过日子,点头应下,白大娘还在旁边打保票:“染染呀,你放心吧,有我陪着你娘呢,我和老张家的肉铺熟,保准让他给咱们切最好的那一刀肉,排骨也挑最好的。”

  苏娘子痛快的拿了银子给女儿,自己跟着白大娘走了。

  苏染染直到自家娘亲拐弯了,这才转身,面带迟疑的朝躲在旁边小巷子里的老太太走过去。

  第23章 到底咋回事。

  不过五十多岁, 看着却特别显老的陈老太太笑眯眯的冲她招手,示意她再往小巷子里站一站:“孩子,你是染染吧?你戴着这么一个东西, 要不是刚才我正好看到你把它摘下来试发带, 我都不敢认。这些年没见,你都长这么大了, 真是越来越漂亮了。”

  老太太见苏染染不说话, 猛的拍了一下大腿, 声音都拔高了:“哎哟,你这孩子,不会几年不见, 就不认识你奶了吧?我就和你爹说,让他多带你回来见见亲人, 他偏不听, 看看现在怎么样。孩子呀, 我是你奶,你爹陈大勇的亲娘,想起来没?”

  苏染染嘴角抽了抽,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心说这叫什么事儿呀。亲祖孙两个见面还得先介绍一下自己,还偷偷摸摸弄得跟土匪接头似的。

  她自然认得自己的祖母, 上辈子她们可是相处了好几年呢, 还一起熬过了她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光,让她对这个老太太的感情复杂的很, 又爱又恨。

  只是她们熟悉那都是上辈子的事儿了,这辈子到这会儿,她总共也没见过老太太几回, 上次她还是六七年前在乡下见过她老人家一面呢,现在,她表现的对老太太越陌生才越正常。

  苏染染摘下帷帽,盯着她们两个打量了好半天,先对着那小妇人笑了笑,然后装出一副有些迟疑胆怯的模样唤了一句:“祖母?您唤我?我娘她刚走,买东西去了,您……。”

  陈老太太一摆手:“我不找她,我就是想见见你,从前我来集上也没看到过你。”

  苏染染害羞的低头:“我不喜欢出屋,我娘也不让我出来乱跑,说是外面坏人多,有拐子专门抓人去卖。”

  老太太看着自家孙女那比纯白面蒸的馒头还白嫩的小脸蛋,心说还真是这样,老三救回来那孩子,不就是被拐子偷出来要卖掉的。

  不过她可不会说苏氏做的对这样的话,反而望着苏娘子离开的方向撇了撇嘴,神情有些复杂的问苏染染:“那你们今儿咋出来了?你娘那肚子都快要显怀了,这里人这么多,要是撞到了可咋办?这都是第二胎了,咋心里一点数也没有呢。”

  这老太太有一个习惯,她要说起什么事来,就得跟那蹦豆子似的,噼里啪啦一气说完才行,你可别中途打断她,打断了她,她噎的难受,非得怼你几句才行。

  苏染染知道老太太这毛病,就站在那里没应声,只等自家祖母说完。

  果然,老太太将手中的包袱往旁边人家门前的台阶上一扔,就一屁股坐在了包袱上,噼里啪啦的说了起来,还越说越起劲,手上都开始比划起来:“要我说,还是你外婆去的早教的少,这家里没有长辈指点着哪行。就说你娘吧,挺大个人了,这么多年了就得了你一个,这咋还不知道留意呢?这好不容易怀了身子竟然不知道,还敢出远门。我一听说她是动了胎气累着了,吓了一大跳,这事可是可大可小,这要是在乡下,养不好说不定孩子就保不住了。对了,那县里的大夫不是说让她回家安胎,她这胎养的怎么样了?这是身子骨好了,都敢出来晃悠了?”

  苏染染越听这话越觉得不对劲,祖母怎么对自家的事这么了解呢,难道她爹今天回来了,已经和祖母碰过面了?

  她心中高兴起来,忍不住冲着外面的街上张望,还大胆的出声打断了老太太:“祖母见过我爹啦?啥时候见到的?是刚才吗?我爹是已经回家去了吗?”

  老太太话说到一半突然被打断,就要骂人,话还没说出口,就反应了过来,眼中闪过一抹慌乱,连忙否认:“我没见过他,我天天在家干活,上哪儿见你爹去。倒是他一个大男人,要赚钱养家糊口,哪能天天回来。”

  “那祖母咋知道我娘怀了身子还累着了?对了,祖母刚才就看到我们了,咋不出声叫住我和我娘呢?”

  苏染染本来觉得老太太这事办的太奇怪,她不愿意上门来,路上遇见了,也不至于不说话吧。她若刚才就喊住她们,她娘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装作不认得自家婆婆呀。

  不过如今得知她爹回来了,苏染染就全明白了,这是怕她娘知道他们母子见面的事呢。

  老太太有些慌张的站起来,拎起包袱拍了拍,一副着急的不得了的样子:“我和你娘说不到一块去,叫住她干啥,见了她我不自在,我就想看看自己孙女。行了,我忙着呢,你赶紧回去吧,也别和你娘说见过我了。”

  见苏染染还要说话,老太太一着急,就把脚边的篮子提了起来,往她怀里一塞:“这都是自家鸡下的蛋,你拿回去煮给你娘吃吧,让她好好补补,没事就在家养着,少出门去人多的地方,省得你爹在外面也不安生,天天瞎担心。”

  跟在老太太身边一直没出声的的小媳妇看着那篮鸡蛋,惊的张大了嘴,一脸不舍的被老太太手脚麻利的给扯走了,边走还边回头。

  这小媳妇苏染染也认得,是她二堂兄的媳妇刘巧儿,名字叫巧儿,人却和这个字不怎么搭边,不过为人很好,就是有些害羞,还有点嘴笨。

  苏染染站在原地,回忆着祖母刚才的神情,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她咬了咬下唇,抱着那篮鸡蛋顺着旁边的巷子抄了近道,往那两人走的方向追了过去。

  等走远了一点,老太太才松开孙媳妇,还伸出手指戳了她的额头一下:“看你没出息的小气样,我送点鸡蛋给你三婶咋了,昨儿我从县城带回去的好吃的,你们没吃着咋地?那可都是你三叔给的。”

  刘巧儿赶紧解释:“不是的,奶,那鸡蛋你给了妹子,我……。”

  “咋地?怕你婆婆训你?你回去了就照实和她说,她要是舍不得,等我从县城回来,你让她来找我,我把鸡蛋补给她,只是这样,以后你三叔让人捎啥回去,可都没你们的份了。”

  刘巧儿急的直跺脚:“不是的,奶,鸡蛋拿回去三婶就知道了。”

  “哎呀,奶你不是不让妹妹告诉三婶她见过你吗?那鸡蛋哪儿来的呀?她咋说?”

  老太太:“……,你咋不早说?走,快去要回来。”

  走了几步,老太太又停了下来:“不行,我不能去,那丫头现在好像变机灵了,我刚才不过说顺嘴了,就被她追问了半天。我这要是回去了,她说不定还要问我啥时候见过老三的事儿,我怕说漏了,老三可是再三叮嘱不能让她们娘俩知道这事的。不管了,就这样吧,我得走了,你三叔那边可是离不得人照顾的。”

  老太太重新背起包袱,冲刘巧儿挥了挥手:“行啦,我走了,你也赶紧和你男人会合,回村里去吧。”

  “奶,刚才那家店不是说有车去县里吗?您不搭他们的车了?”

  老太太翻了一个白眼:“搭啥车,总共才几步路?我走山路过去,快着呢。我就是打听打听价,回头好找你三叔报账去,你可别给我说漏了啊。”

  老太太一甩包袱,健步如飞的走了,一边走一边还要嘀咕几句:“这老三也是在镇上住的金贵起来了,这点路算点啥,还让我搭车回去,那么贵,有那铜板干点啥不好,真是一个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