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1 / 2)





  到底是接触不多,没发现赵士铭是这个性子,端以为人品不错,没想到还可能是个情深的。

  看来她的玉华到底是没这个福分。

  谢老夫人又柔声劝慰女儿,“过段时日,我带你去栎阳见见我的几位好姐妹,再相看几个青年才俊。”她嫡亲的女儿不止谢府公中出的嫁妆,连她的全部私房将来也是给她的,哪里会愁嫁。

  她的几位兄长也不是很乐意,到底是谢家丢了面子,于是扬言道,“不如我们给姓赵的一个教训。”

  谢老夫人淡淡瞥了长子一眼,“教训?你打算教训什么。”

  她摩挲着手中的紫檀木佛珠,语气平淡道,“咱又不是什么争强斗狠的人家,也没有那个本事去斗。”

  “人家又不是什么白身,有秀才功名,日后还有乡试应试,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青云直上了。”除非是一招致命,否则便是结下了大仇,赵士铭又不是无亲无故,陆家不还是他的至交么。

  谢二老爷讷讷道,“大伯父不还在京中么?”

  谢老夫人被次子这蠢话气笑了,“你大伯又凭什么为这点事帮忙对付一个要参加科考的读书人。这当朝为官都谨慎的不得了,他要是做下什么,岂不是给人落了把柄,到时候阖族都要受到牵累。”

  谢老夫人心里头虽也不高兴,但脑子还是清醒的,从始至终虽使过一些手段,但都不会轻易越界。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赵士铭回来后没多久,谢府又派人送来些礼物,说是听闻赵先生要携带儿女归乡,老夫人命人备了些送行礼,言语间一点也没提起过之前的婚嫁事,仿佛不曾发生过。

  就是赵瑾也觉得谢老夫人这事做的大气,先前他还担心着谢家万一使出什么下三滥的手段来了,比如来个落水救人,不小心滑倒在他爹怀里等等,赵瑾一点也不怀疑古人的真实节操。

  这几日全江州的风言风语,肯定不止是谢小姐想嫁给他爹,而是谢家想要赵士铭这个女婿了。赵瑾也是弄清楚他爹没想攀附谢家的富贵当个吃软饭的,才出这样的歪主意。

  其实赵瑾是不在乎他爹续娶的,以后后娘和谢家就是想做什么,也有他这个大哥护着弟弟妹妹,不让他们受委屈。

  谁能想到他爹真是个古代绝世好男人,准备后半生都为原配守身如玉了。

  ――――――

  阿洛估摸着在江州也待不久了,也就依着陆小姐姐陪她玩。陆幼宁开始是喜欢给容妹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后面就变成了教她读书识字。

  阿洛待过的古代世界文化传承大体相同,哪怕隔了一两个世界,曾经的那些记忆倒也没有消退。想扮起真三岁小孩来磕磕绊绊的背诗念书有些难,试过一两次后,阿洛索性也不装了。

  在陆幼宁看来便是,“容妹妹好聪明啊。”然后好为人师教她的兴致越发起劲了。

  阿洛:“……”

  陆幼宁作为陆云朝膝下独女,论重视教养的程度不下于其他同等大户人家的嫡子,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便酷爱读书,连四书五经也是看过的。

  陆家只有她一个女孩,平日跟随母亲出去交际,认识的同龄女孩却不如她这般得天独厚,谈论得也多是些绣花编络子的事。

  难得遇到一个志趣相投的,哪怕赵容年纪小,却与她很合得来。

  陆幼宁打心底是觉得容妹妹天资聪慧更甚过她,越发欢喜。听闻她要随赵世叔回乡后,小姑娘还很是不舍了一番,回头还将自己珍爱的许多书籍整理出来送给阿洛。

  等上了船,阿洛翻看着那些被文人大家批注过的书籍时,后知后觉想起主角赵瑾和陆幼宁的青梅之情不会也要被她蝴蝶了吧。阿洛思考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这种事不知好坏,她还是不要多管了。

  赵士铭注意到女儿对着书微拧着眉头,在他带着慈父滤镜下看来,自然是无处不可爱的。他也没觉得才三岁多的小女儿能看得懂这些书,许是被这书上的一些图画吸引了吧。

  和阿洛他们来时相比这旅程简直天差地别,赵父为儿女考虑,花钱定的是上好的船舱,里面也够宽敞通风,不仅供应简单的三餐,还能熬药。

  这江船一坐便要十几天,未免无趣,赵父闲来无事便将女儿抱到膝盖上给她念书,并非照本宣科地读,而是化成了简单诙谐的故事。这本就是教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的书籍,从赵父口中娓娓道来更添趣味。

  不止是阿洛,二郎三郎也被拘着听父亲念书。

  唯有赵瑾在船上到处转悠与三教九流各地人士打交道,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大熙朝的事情。

  赵父说了他两回被他诡辩后也不再管束他。经历这诸多事后,赵父可不会随便小瞧自家长子,许是经历坎坷众多,大郎较之同辈人心性成熟且多智,常有惊人跳脱之举。

  等回了老家临州,他也多的是时间教养长子,将其培养成才。

  大郎先放一边不管,从二郎三郎还有容容之间,赵父倒是有些惊异。起初几日他并没有惊异,但随后的几句简单考问之下,便显现出了差距。

  二郎三郎在陆家时还被好友带着读书,倒是有板有眼。而容容的天分却好的出奇,不过听一遍便可复述出来,而且许多地方一点就通。

  听好友陆云朝也说过,只是同他家女儿一起玩耍学些字罢了。

  阿洛想着她终究不可能一直扮演普通小姑娘,甚至她还打算在这个世界继续修道,也许表现出她的‘早慧’会是个不错选择。

  江船抵达后,阿洛见赵父并没有带他们回乡里,而是来到了临州城中的一处两进宅院,既不偏僻,也不靠近喧闹的市集。赵父抱着小女儿,又摸了摸其他孩子,温和含笑道,“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赵父带着赵瑾处理了恶嫂一事后,就将老家的良田产业都变卖了,听从儿子的意见在城中挑了一处合适的小宅买下来,还找牙行买了几个下人,包括厨娘和仆人。

  倒不是赵父好享受,只是他一人带着几个孩子,总是不好照看过来的。

  他是不打算再回乡里了。对于村长里正还有其他一干人等,赵士铭心里也是有恨的。这一年来但凡是有人肯给他托个信,他的儿女也不用受这么久的磋磨。

  买了宅院和仆婢后,赵父手里还有些余财,加上与城中书斋约定的一些润笔费,偶尔给人题诗作画,暂时也够用了。

  安顿下来之后,赵父第一件事就是教孩子们读书。

  赵瑾还以为自己作为穿越者还能扮个神童什么的,奈何他在现代是理科出身,这种咬文嚼字的古文章实在难为他,尤其是他居然被自己才三岁多的小妹给狠狠打击了。

  第90章 男频文主角是我哥(六)(五年)

  在赵士铭正式开始教学之后,阿洛表现出来的异常早慧就让他欣喜不已。

  往昔在陆府寄读的时候,好友陆云朝可是没少向他炫耀自己的宝贝女儿陆幼宁天资出众,读书识字聪明灵秀不下寻常男子。现在赵父也不用羡慕了,甚至更加自得。

  二郎和三郎还是单纯的孩童心理,只觉得哇小妹好聪明好厉害啊,爹爹教的她一遍就会了,学习背书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