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1 / 2)





  钟母坐在门口又和钟大山絮絮叨叨地聊了一些事,比如村里的王支书召集村里条件好的人家,凑了一些钱想资助钟秀的钢琴比赛。

  随着钟秀次次都能捧回奖杯,甚至还上了报纸,村里也开始意识到这是集体的面子荣耀了。听说这次还能去省里参赛,便来说了这事,来的时候正好赶上钟大山送闺女进县里练琴不在家,就和钟母先说了,表示这是村里的一点心意。

  钟母有点心动,光是这去省里比赛花销就不少。钟大山准备把房子和田地抵押的事她也知道,家里负担这么重,要是接受村里人的帮助,总能减轻一些。

  钟大山有一搭没一搭的抽着旱烟,沉默着听钟母说完了,然后才开口道,“这钱咱先不收,家里也没到掏空的地步,村里家家户户也都不容易,咱也不好欠村里人情。”

  钟大山有时就是这么个倔脾气,让人看着古怪。在钟秀比赛拿奖出名后,也曾有人找上门来,让他闺女去什么商演给人酒席捧场什么的,或多或少总有一笔酬金。偏偏都被钟大山给回绝了,让女儿专心学琴不要为家里的事分心。

  有人想花钱买比赛名额的事,钟大山没有和家人说,他怕儿子儿媳心里有什么想法。

  五万块对他们这样的穷苦人家来说,的确是很大的一笔钱,但是早在比赛前于老师就详细告诉他了,若是赢到最后,他的女儿将会得到最好的机会,想象不到的资源培养。

  她的命运从此都会发生改变,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钟大山虽然什么也没说,但阿洛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她猜测着,也许宋曼青的父母已经开始出手了。

  阿洛不觉得自己以绝对实力入围并通过初赛,就能让有心人知难而退,有的恶念一旦滋生起来就难以压下,甚至还会反向刺激。阿洛有自信不会像原主那样被伤害到,但为防着一些下三滥的手段,还是提早和家人打个预防针为好。

  这样想着,阿洛没有像往常那样回屋看乐谱,而是借着于老师的叮嘱,将原主的故事改头换面和父母说了一遍。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她看得出来,原主的父母不仅是真心疼爱女儿,也是少有不糊涂的明白人。

  钟大山听了之后果然眉头紧锁,“于老师是关心我们家闺女,怕她出事啊。”

  他又想起今天白天下午的事,他是二话不说给回绝了,可人家要是存了歹心,花钱来软的不行,万一来硬的害人怎么办。想到这钟大山的心不免下沉了几分吧。

  “不会吧。”钟母本来只当个可怜的故事听,但一套到自家闺女身上,立刻吓得惴惴不安,“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坏心的人,好好的正道不走,走这种害人的歪门邪道,也不怕遭报应。”

  钟母是典型的华国农村妇女,大半辈子都待在村里,连省城都没去过,认识的几乎都是村里乡里的人沾亲带故的,少有见识过人心险恶。

  钟粱从母亲怀里接过已经呼呼大睡的儿子,摇头道,“怎么没有,隔壁乡红河村村长家前几年不是出了个省城师范的大学生么,还大摆了好几天的宴席。结果后来才发现是冒名顶替上去的,但人已经在学校读了大半年了。那真正考上的姑娘也倒霉,家里本来就是个重男轻女的,不肯出钱供姑娘上学,又收了村长家的好处,就当这事没发生过,那姑娘听说和家人断绝关系跑去南方了。”

  他又道,“我看小妹这么优秀,肯定也会招人眼红。”

  吕娟也跟着点头附和,她可是看到小妹在赛场上得到的掌声是最多的,那些评委给的分也是最高的,要说没有小人嫉妒那肯定是假的。

  钟大山最后发话,让家里人小心点,闺女除了在县里练琴就待在家里别乱跑了,让钟粱这个做大哥的好好照看着。这点钟粱拍着胸脯应下了,谁要是想动他妹妹先过他这关。

  不仅如此,钟大山还出了趟门,找一圈村长村支书还有钟家的几家亲戚。

  原本闺女比赛这事,钟大山没怎么跟村里人经常提起过,他一贯是个低调不爱炫耀张扬的性子。以往关于闺女的名声,还是村里人从报纸上和拿回的奖杯知道的。

  钟家几代都在三河村里,哪少得了亲戚呢。平时来往哪怕不多,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再说了钟家闺女是钢琴天才已经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没少给三河村面上增光添彩,不然哪怕村支书号召,他们也不会愿意凑钱资助。

  钟家闺女以后出人头地,对他们未必没有什么好处。光是村长村支书他们,去县里汇报也能多一笔可称道的政绩。

  钟大山口风也紧,没说有人想花五万块买名额的事,只说有人对他家闺女比赛的事动了心眼,今天还来上门来了。

  村长村支书他们立刻重视了起来,稍微调查了一下,就从村头牛二那得知了最近的确有人在打听钟家的情况。

  若是放在平时也没人奇怪,毕竟谁家要是出了个名人神童的,还不得多问一下。但钟大山说了,现在是他闺女比赛的关键时刻,下场比赛取得第一名就能直接保送省决赛。

  钟大山没说还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但光是去省里比赛就足以让村长村支书他们上心了,不然不会提议凑钱资助的事。

  至于会不会拿不到第一名,村长他们也没想过,倒不是他们去看过比赛,而是钟家这闺女自学了钢琴后,参加的比赛除了冠军就没拿过其他的名次,但凡是去过钟家的,都能看到那一溜的漂亮奖杯。

  去省里比赛啊,那可不就是要一飞冲天,前途无量了。

  村长立马拍板,让人多注意一下村里最近出现的生面孔,还有多看顾钟家些。

  结果没两天,就把人给逮住了。

  不是别人,这人就是陈东。

  ——

  陈东那天虽被宋父话里的狠意给吓着了,但到底没有抵得住五万块的诱惑。

  后来再想想,只是让一小姑娘参加不了比赛就能拿五万块,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买卖,也不一定要害人,也许用点其他的小手段就能成了。

  比方说下点巴豆或是让钟家出点什么事,让人赶不上比赛。

  在原来的故事里,陈东也是被宋父收买的小混混,而他运气好,跟踪着落单的钟秀,趁人不注意就把人从山坡上推下去了,随后怕被人发现就飞快跑了。

  只是他以为顶多让人昏迷几天错过比赛,但没想到事后听说钟家闺女头部重伤甚至成了聋子。

  陈东不过是个普通人,要说胆子也没多大,出了这样的事怕被警察抓起来坐牢,在宋父几句话劝说下跑去了南方,承诺的钱也没到手。

  等到多年后风平浪静,他才敢回来,而宋曼青一家早已经出国了。

  陈东也不敢同人说这件事。后来宋曼青成了有名的钢琴家后,陈东想拿这事去跟宋父要钱。宋父却一点也不在意,甚至警告他爆出这事后他照样是要坐牢的。

  看着宋家意气风发,光鲜亮丽,自己连一分钱也没得到,还躲了那么多年。就在一次醉酒时,陈东心情郁闷激动之下说了这事,而与他喝酒的朋友正好是个记者,听说这事与青年女钢琴家宋曼青有关,便觉得是个大新闻。

  最后在坚持不懈挖掘之下,查出了真相。

  这回陈东是干不了什么坏事,他趁着天黑才刚在钟家附近蹲点一会儿,就被村里的人给逮住了,二话不说就把他扭送去派出所了。

  陈东当然不可能承认自己想干坏事,说自己只是在村子里逛了逛,什么都没干呢。

  但钟大山直接在派出所跟警察同志说了,他前两天想花钱买名额的事。这前脚想收买人家被拒绝,后脚就在人家附近转来转去,要说没什么坏心思,谁信呢。人家小偷盗匪也是这么蹲点的,警察同志看陈东的眼神立刻就不对劲了,审讯了大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