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便只是那么随意一坐,也不见丝毫失仪,神色清淡,背脊挺直,宛如画中神仙人物一般,衬得他们如同凡尘俗物一般。

  辛家小姐在京城退婚的事,他们也有耳闻。在前段时间也有人排斥不满辛盈时也曾忍不住恶意揣测,是否她容貌不堪,未婚夫才会与国公府的千金先勾搭上了。

  可这般容貌气度,那个被安玄公看中的状元是瞎了眼不成。

  就是这样一身风华清濯如皎月的少女,不自觉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目光。

  但这清弦诗会终究是要论才的,很快便有人出声想请教她一番。

  阿洛也早有结束这次诗会之行的打算,而且为了彻底免除以后类似这样的事,她决定速战速决。前面诗词部分,以原身的才华就绰绰有余了。

  隔着带纱并竹骨的帘子后,每人都以诗会要求在兰花纸笺上赋诗一首,待到最后再拿出来评论比较。

  这数月以来阿洛皆以练字代练剑,于心境修行也有所突破,于这纸笺上题诗时的心境笔意恰好到了某处,稠黑的笔尖在如雪般的宣纸上快移缓钩,挥笔即就。

  待到这时,清弦诗会,自然与乐相关。

  所奏之琴声初时曲调趋缓,按弦荡音,柔转声律,气息清和,但随即便响如乱雪,似无声又似迷狂。琴声如激流奔川海,哪怕尽敛杀气,也足以震慑住了这群养尊处优金玉锦绣中的世家公子小姐。

  为免这些人以后再来下帖打扰自己,阿洛甚至用了一篇出自魔门的乐谱。

  手下败将之物,阿洛用起来也就不客气一些。

  此乐名为斩龙七律。

  即便没有灵气可以引动,但魔门音律本就擅长操控人心情绪,一曲奏罢,满园众人大喜大悲似癫似狂,犹堕无边幻梦中,竟不知身在何处,连阿洛起身离去也无人察觉。

  仅此一曲,名震江南世家。

  尽管那一曲仅是在园中所奏,却又令人无法形容。连那日在场的琴艺大家简仁美,也自愧不如,被问及时沉思许久,最后只以十二字评价, “似神似魔,似仙似妖,似人似鬼。”

  恐怕就连这世上最庄重肃穆的高僧,也会被这绝妙琴音乱了心魄。

  那位举办文会的世家公子不久更是恭恭敬敬地将那尾名琴送到了辛氏祖宅,称能被辛小姐奏过非凡间之乐后,若是再被别人碰,无异于是污了此琴。

  阿洛最先所留的题诗也被人从花笺篓中寻出。那纸笺上的诗词文采上佳,但最为不凡的是此墨已凝意入迹,观之竟有种神妙之感,已至书道大家,甚至被诗会的主人好好装裱了一番。

  自那以后,外人便为她冠以琴书双绝的称号。

  事后系统不禁感叹,它家宿主果然是去欺负人的。

  阿洛一点也没有欺负小朋友的羞愧,见原身和辛氏没有名声损失,自己也少了麻烦,这不就够了。

  然而按理说因她一曲而留下深重‘心理阴影’的众世家公子小姐,非但没有对她敬而远之,反而竟疯狂地追捧起了她。一个个跟疯魔了似的,还大言不惭地道,“琅琊王家七郎算什么,辛小姐才是当世琴艺第一人,谁敢不服。”

  “若是能再听一曲辛小姐所奏琴曲,此生无憾矣。”

  “虽不知辛小姐当日所奏为何曲,但想必以后再无人能模仿此等琴音。”

  …………

  系统在心里吐槽道,这些人怕不是受虐狂,被宿主的琴音在心理上虐了一把,居然还哭着喊着还想要。阿洛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修真界的东西拿到这世俗中引发的威力,以后还是慎重些比较好。

  安玄公没想到自家孙女还在外面传出了这般大的名声,唤阿洛过来。阿洛自然不好拿乱人心魄的斩龙七律来弹给祖父听,怕吓着老人家,而是择了一曲原身记忆中比较和缓轻柔的《塘上月》。

  无法书道,还是琴艺,一旦境界到达了足够的高度,便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何况原身的底子就不差,换成她自己,这种诗会也能应付得来。

  只是阿洛对这种没什么价值的事比较不耐,便一次性下了狠招结束罢了。

  第43章 齐人之福(第二更)

  待好友到来之后,安玄公掩饰不住的炫耀起了自己的孙女。

  哪怕是个女子也胜过许多世家大族吹捧的麒麟儿,精通医道书法琴艺不说,谁能一手创建书院和书楼,而且办的这么漂亮。

  众好友也祝贺他后继有人,不用担心以后无人撑起辛氏。

  书院建成后,由安玄公取名为无涯书院,意为学海无涯。在于云集天下才学之士,不分贵族寒门,只选超卓学子。

  因为安玄公的盛名,想要入书院的天下学子络绎不绝,包括江南的各大世家高门,也想将家中子孙送进书院受安玄公教导,何况还有诸多其他大儒名士。

  然而书院初创时,阿洛便如剑宗立下了许多院规,因地制宜删改些许后也足足有一千多条。

  比如入书院者不得携带仆婢女,一切事务都由自己所做。光是这点便足以将大半纨绔子弟刷下去了。

  阿洛有意将书院作为她培植的势力,自然是希望能纳入各色各样的人才,而非那些无所事事的膏粱子弟。

  这也正合安玄公的心意,他也希望自己的书院是个教书育人的清静地方,能为天下间更多出身贫苦而有才学之人提供一席读书之地。

  不但如此还有极为严苛的入学试,层层筛选,到最后书院第一届仅有七十九名学生达到标准。

  而藏书楼一公开,更是震惊世人,安玄公竟舍得将辛氏一族所有藏书拿出供世人任意观阅,这是何等心胸气魄。

  先不说谁有安玄公这份心胸和决心,单这份财力底蕴便世间少有。也就是辛氏人丁凋零,能作主的不过安玄公与辛盈二人,如何对待辛氏藏书也是自己的意愿,旁人无法置喙。

  晋阳翠竹林间,

  王九郎和好友蓝衣文士议论起藏书楼和书院之事,他以折扇敲手心,真心感叹道,“不愧是安玄公,此举必定名传后世。”

  蓝衣文士摇了摇头,“这你倒是说错了,并非安玄公一人功劳,我听说这书院和藏书楼皆由安玄公之孙,辛盈辛小姐一手创立打理。”

  王九郎惊讶了一下,闻此言也不免对那位辛小姐生出好奇之心来。

  “辛小姐实乃当世奇女子也。”蓝衣文士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笑道,“听闻你琴绝的名声已然被辛小姐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