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1 / 2)





  昨晚不就是吗, 当时向淑澜扬声要打死高路, 那可不是气话, 应该是她当场就想趁机除掉高路。后面再利用此事将高家拖入泥沼中。

  若昨晚他们这边无作为, 让她顺利将尾巴抹去。即使后面他们想明白过来这个局, 都来不及了。线索和证据只会越来越少, 而且最重要的证据是小皇子的尸身。他们高府想要自证清白, 就得查看那具排出来的死胎,

  若是向淑澜不愿意,她身为一个刚失去孩子的母亲, 是受害者,她只要说小皇子应入土为安,拒绝开棺验尸,他们便动弹不得。

  后宫并无太后皇后这样能做主之人,便是他们求到大长公主跟前,大长公主也不能强制要求她点头的。

  如此一来,案件一定会陷入僵局,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越无法破局。

  最后,一切的推测都只是推测,变得没有证据支持,真相终将被掩盖。

  想到这里,他们就不寒而栗。这局真是狠辣,几乎是必死之局。幸亏沈繁花聪明,抓住了那一线生机,才最后翻盘了。

  “对了,皇上没有立即回京,而是暂时入住了繁花在三清观山脚下的宅子。”

  大舅妈说这话时,看向了两老。两老闻言并无太大意外,她心里就有数了。看来繁花和皇上之间的牵扯不浅。

  这也不知这究竟是好是坏,她此时并不知道以后两人成亲是皇上入住沈家的事。只觉得外甥女以和离之身入宫,怕这疯言疯语是少不了了。

  一想到这,她就感到头疼。加上一宿没睡,她精神头更差,她晃了晃脑袋,不让自己再胡思乱想。罢了,以后的事以后再发愁吧,至少现在看来是好的。想想,昨晚若非皇上赶到,他们也奈何不了向家父女,若非皇上站在外甥女这边,只要他昨晚说至此为止,他们还是拿向氏父女没办法。

  这么一想,大舅妈就感觉他们这段关系带来的结果是好的。

  皇宫,四位顾命大臣并一些重臣一大早便到了太极殿偏殿。

  他们都接到了景熙帝挟大胜归来的战报,同时带回的,还有南昭丢失了四分之一国土并投降求和的大好消息。

  目前谈判已经初步完成,南昭身为战败国需要赔偿大周,赔偿物为黄金白银加粮食以及部分玉石,赔偿数额很可观。

  可以说,这一战大周不仅吃下了南昭四分之一的国土,加上南昭的赔偿,大周打这一战不亏。

  不少大臣们看到战报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也太狠了。这份议和协议,相当于大周将此战的损失全部转嫁给了南昭。

  之前的朝代也没这样子过,以往边境的这些小国一旦不听话了,太跳了,他们这些中原国家顶多将它们给打服,让他们称蕃,每年纳贡。甚至鉴于某些原因,还让他们自己国家的人治理本国,顶多就是换个皇室。这几乎是一贯的处理方式了。

  但此次大周作为胜利国,在南昭抱头鼠窜求和时,提出了战败赔偿条件,而南昭国在抗议无效之后委委屈屈地答应了。这给大家伙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虽然有欺负人之嫌,但真的好爽。

  这不知是景熙帝自己的想法,还是哪个人才向他建议的。

  有些老古板觉得这样子做有以强恃弱的嫌疑,有失大周泱泱大国风范。

  说这些的,都是礼部的老古董了,还都是前朝遗留的老古董。

  但大周以武得天上,朝廷上武将占了一半。即使文官也是当初的军师智囊等转化过去的,一个个都带着血性,绝非软绵绵的性子。他们对这战败赔偿满意得很。

  所以,这些老古董的想法,谁又会在意呢?连喷都不想和他们喷,都是一群不识人间烟火的,根本不知道粮食和黄白之物的重要性。

  看完了景熙帝让人带回来的军报,众大臣激荡之余,又思及圣驾归来,没有入京,而是转道去了三清观。

  紧接着,便传来向振元被罢黜向淑澜被贬为庶民且人还入了皇觉寺修行的消息。

  一夕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提起这个,众大臣一致沉默。

  大威天龙。

  他们皇上一回来就干了这么一件大事!

  众臣的视线若有似无地落在顾命大臣高通身上,向家会凉凉,可以说和高家脱不了干系。

  详细的细节,在场不少人都通过某些手段知道了。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向家和向昭仪就不能安分点吗?前面大皇子及其属臣被贬才多久,还吃不够教训呢。

  并且,由此可以窥见某些端倪。

  相熟的大臣们相互间对视了一眼,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闭嘴不言。

  对于同僚们的打量,高通眼观鼻鼻观心,脸上神色淡淡,让人看不出他的想法。

  最后这些人也没忘了聚在一起的目的,那就是接驾。皇帝没有入京,那他们就直接出城前去迎接圣驾。

  郑国公府

  三清观的消息传来,郑柔是又气愤又憋闷又委屈,不出意外的,又砸了一屋子的东西。

  郑少航过来的时候,看到她整个人就跟傻了似的。

  郑柔回过神,忍不住哭道,“大哥,你说我到底哪里比不上她?”

  三清观传回来的消息很杂乱,但她一心认定景熙帝从南陵归来,过家门而不入,偏去了三清观,是为了沈繁花。不然,为什么惩处了向家父女之后,还不回銮?

  她自认长得也不差,如果沈繁花的容貌能拿九分,她自己至少也能拿个八分吧,怎么就入不了景熙帝的眼?

  郑少航叹气,三清观里发生的事,他了解了个彻底。

  向昭仪,不,向淑澜这局设得很巧妙。这局不管针对谁,绝大多数人都会被算计得死死的。

  偏沈繁花心思缜密,善于推理,利用一些蛛丝马迹,抽丝剥茧之下,这样的死局都被她给解了,还了高路那小子清白,顺便还让向氏父女栽了个大跟斗,还是翻不了身的那种。

  就这,阿柔和向淑澜怎么比?

  至于容貌,只能说两人春兰秋菊各有特色。

  但是吧,有时候男人喜不喜欢一个女人,也不仅仅是看容貌的,还看性情啥的,又或者,对容貌身姿有特定的偏好,并不是漂亮的他们就一定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