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1 / 2)





  一个冬天下来,铁柱家靠着这手艺攒了不少银钱,后来等农闲的时候,就盖了几间新房子。

  这样的例子在大周有很多,这个冬天,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不过这是后话了。

  第四十九章 和离第二十七天。

  景熙帝领着大军抵达南陵, 南昭那边就收到探子送来的消息,一时间慌得不行,只能拼命往国都传递军报, 催促南昭国大军赶紧支援。

  景熙帝和各将商议完军队的各种调动和部署, 兵贵神速,他们打算今晚半夜就发动奇袭。

  确实了奇袭一事, 景熙帝便下令伙房那边埋锅造饭,让将士们饱餐一顿, 然后抓紧时间休息。

  众将士都去吃饭之后, 景熙帝还站在沙盘边上, 凝目沉思。

  这时, 看守塔木的小将求见,“皇上, 塔木闹着要见您,他说他有重要的发现要告诉您。”

  景熙帝想到自己的某些计划,觉得这塔木见一见不无不可。

  看守处, 塔木在静静等候大周皇帝的到来,同时盘算着一会见到人时他该怎么说。

  塔木不傻, 这么些日子, 足够他回味过来了。他落得这个下场, 完全是被人算计利用了。

  算计利用他的, 要么就是他的仇人, 要么是荥阳县主的敌人。但他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他们南昭在别国的情报网很简陋, 仅限于传递一些大周明面上发生的大事。再者就是他一介南昭国人,确实是不知道萦阳县主在大周皇帝心里的重要性,但他们大周人还不知道吗?特别是那些大周朝皇帝的近臣, 个个鬼一样精明,揣摩上位者的心思比谁都勤快。

  至于大周皇帝说的战争与女人无关意图将此事与荥阳县主撇开的话,他是一个字都不信。从古至今,有多少是因女人而发起的战争,数不胜数了吧?

  他傻,他认栽。

  景熙帝到了之后便静静地听着,等塔木说完自己的推测,他才问道,“还有吗?”

  塔木摇头,同时他在心里吐槽,就这些,他都琢磨了一路,哪里还有?

  塔木只说有人算计他,至于幕后之人,除了陈安和,别的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告诉朕这些,是想要什么呢?”

  “幕后之人明显不安好心,他分明是想挑起两国战端,大周陛下,你可不要中计啊。我们两国都不希望打仗的对吧?咱们完全可以重新签定议和协议,我南昭国可以在原来的协议上适当地做些退让。”塔木期待地看着他。

  景熙帝垂眸,不,恰恰相反,对方恰是料定了他们大周不愿也不敢开启战事,才走的这步棋,对方只想顺利铲除那丫头。

  听到塔木的话,景熙帝轻笑,“塔木王子,你想让我们大周休战也并非不可以,只是你们南昭得双倍赔偿我们此次大军出征所损耗的军粮,我大周便退兵。”

  什么?塔木脸色铁青,那些军粮又不是他们南昭用掉的,都吃进了大周军队将士们的肚子里了,凭什么要他们南昭赔偿?

  “大周陛下,你提这条件南昭不可能答应的,若您真有心休战,就请降低条件。”

  “条件朕是不会更改的了,不说这个了,还是说说塔木王子你如何自救吧?明天两军应该就交战了,届时将士们若是提出杀了你祭旗,朕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景熙帝故意放出明天才交战的信息。

  塔木一听,大惊失色,“不,你们不会的。”其实这也是他内心深处最担心的,大周皇帝让人将他一路好吃好喝地押送过来,难道会白白放了他么?而且他自认是南昭最骁勇善战之人,比他两位皇兄都厉害,也是最有可能的皇位继承人,大周皇帝若杀了他祭旗,真是赚大发了。

  塔木根本不知道景熙帝并不打算杀他,而是等打完这仗之后,再不经意地将他放走,让他回去和他那两位皇兄斗去。因为他们三兄弟实力相差不大,放任着相互内耗最好。

  景熙帝问,“塔木王子真打算什么都不做,去赌这万分之一侥幸的机会吗?”

  不,他不敢赌。塔木投降,咬牙道,“说说你要什么?”

  “很简单,只要你……”

  大周境办,一片平静。

  日子如水,没啥波澜。

  景熙帝不在,后宫安安静静的。

  四位大臣划分好职权之后,分工合作,互不干涉,却又互相监督,达成了某种平衡。

  随着战事的开始,南征军不时有好消息传来,或虏获敌军大将,或攻占敌国国土……

  这一战打得有声有色,民心先是大定,后面则是振奋,即使这个冬天,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正饱受饥荒之苦,却因为这些消息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而显得没那么难熬。

  随着战事的深入,沈繁花才想起,自己忘了给他兑换个指南针做法。

  南昭国多丛林,如果发生野战的话,南昭国熟悉地形地貌,比大周国更有优势。大周客场作战,很容易迷路。

  想到就做,她立即用气运值兑换了指南针的制作办法,让老手艺人做出来之后,便将它们交给了姚昇,让他送到前线去。

  近来,她的气运值暴涨,她已今非昔比,再也不是当初用点气运值都抠抠搜搜的人啦。

  国内,因为事先就预料到冬天会出现因粮食短缺而熬不下去的百姓,所以做了一些相关的准备。

  在国家朝廷的干预下,千里迢迢来京投奔活路的灾民,该施粥的施粥,该安置的安置,对有劳动能力的百姓,分类安排活计。

  对于听从安排的灾民,每顿可领到一碗青菜粥或者青菜糊糊,或者青菜饼子,因为有维生素以及纤维的摄入,比较营养耐饿。

  安置点里,原先是没几个火炕的。这些灾民到了后,官府从他们这些人里挑出一些壮劳力,陆续盘了不少火炕。

  柴火官府也只提供了最初的一部分,剩下的,都是安排他们自己到附近的山上去弄的。

  不过官府这边倒是提供了一些驴车和马车供他们拉柴火时使用。

  能吃饱,不挨冻。这些出乎灾民们的意料,于是一切都变得简单有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