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章海南生意好清淡,还得求助代理商(1 / 2)





  王超和陈小兵愉快的分了手。

  通过和陈小兵相处的这一两天,他已把从广州带来的一切不快丢到大海里了。

  他先在一个小旅馆住下后,然后就打了个电话给一个叫王四海的人。

  这人是欧锦钿介绍的,说他以前也在珠江机电工作过,后来88年海南建省。因为他是海口人,就毅然辞职回海南,然后重操旧业,在海口开家工程机械代理公司。

  王四海接到王超的电话后,就骑着摩托车到王超住的地方和王超见了一面,然后拉他到一家有海鲜吃的地方吃了海鲜。

  看到长的瘦瘦的王四海,王超对他寄予很大希望的说道:“王总,你是我在海南见到的第一个做我们这行的朋友,以后我就靠你关照啊?”

  王四海用他那海口腔笑道:“哎呀,你不要把我压力那么大,海南生意不好做啊,你没看我长这么瘦,就是因为生意不好才成这样的,要不我早成肥仔了。”

  王四海的话把王超逗乐了,他觉得和这样风趣的代理商合作以后一定很愉快。

  本来王四海说吃过饭后再带王超去他公司看看,后来他接了一个电话,说有用户找他,就对王超说:“你先在海口看看,找时间我了接你。”

  王超于是和王四海见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分手了。

  看到王四海走后,王超心想:“一顿饭都没吃好,就有客户来,还说生意不好,你当我是傻子吧?”

  老住酒店是不行的,得租个房才行,这样多少能挣点旅差费。于是王超在《海南日报》的房屋租赁广告里找到了一个可以住的地方,是瓦房店一家单位驻海口的办事处。

  那办事处在靠秀英大道附近一个城中村里面,四周都是高低不齐的三四层高的房子。

  办事处主任叫龚伟勇。是个四十多岁的东北大汉。

  王超住进去以后,才发现他与其说是主任还不如说他是留守人员,因为偌大的的三室一厅就他一个人住。

  龚伟勇很和蔼,他说他这房子有很多人相中,但他都没有松口,他觉得那些人都有点来历不明?怕惹麻烦而婉拒了。但王超是有单位的人,所以就给了一个房间,一个月的租金交三百。

  据说:“1993年初,海口房地产发展进入“高潮”。疯狂的开发商一张土地协议书一亩地加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即可转手,一个项目一天之内可以在几个甚至十几个公司间转让。1993年海南商品房均价2924元/平方米,高出当时全国均价一倍多。当年海南房地产投资达92.4亿,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9.1%。

  1994年,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海南房产泡沫开始浮现。全省共遗留闲置建设用地23788.5公顷,积压商品房455万平方米,停建的规划报建面积1631万平方米,沉淀资金500多亿。房地产开发企业从高峰时的5000多家萎缩至剩下不到500家。”

  王超就是在这如此“大好形势”下来到海南。

  海南没有工业基础,房地产再来个不景气,你要装载机、推土机、汽车吊、压路机这些搞基础建设的设备卖哪里去?

  龚主任这个办事处就是在海南房地产火热的时候顺势而来的,本来是想添一把火,结果一来让“人”浇了一盆冰凉的水——资金全部套进去了。

  在挣扎无望的情况下,办事处的人员全部撤离海南回东北,只留下龚主任孤守海南以图东山再起,其实是收收烂摊子。

  龚伟勇向上级申请几回要“打回”东北老家去,结果都一一不准。

  他只好借酒浇愁,酒浇不了愁,他就只好找小妹妹浇愁了。

  抛家离舍且还有点血气方刚的的龚主任,自然难忍鳏夫一样的生活,因而常常节操失手,叫来小姐和他“苦度”海南春秋。

  这下把已试云雨情的王超害苦了。有时睡至半夜,会让隔壁房间“床晃动的吱吱声、肌肤相碰的拍拍声、进进出出的嗤嗤声”这三种声音闹醒。

  真是烦死人了。

  好在王超还敬业,他还是像在广东一样,开始奔向海南各地跑市场。

  他跑了文昌、琼海、三亚、东方、儋州等地方。

  跑了一段时间后,王超感到非常的失落,这种失落来自于常常整日接不到一个电话,不像在广东,每天bb机、电话不断的。

  有时王超想,那怕来一两个修装载机的闹心烦人的电话都行啊?

  龚主任虽然心很花,但为人挺热情。

  他自称自己是老海南人,就给王超介绍了海南不少现实情况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因此王超很感激他。

  于是,一个光杆司令的留守办事处主任和同样是光杆司令的宜工驻琼办事处主任,便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经常一起在大排档喝红星二锅头。

  有一天,龚主任问道:“看你经常在外面跑,你租我的房子没看你住几天,你跑得怎么样啊”?

  王超摇头道:“跑得不怎么样,你说海南琼州农机这么大的单位也去了,因市场和体制的原因,他们一年也卖不了几台?”

  龚主任听了后说:“这没问题,明天到龙昆南路我介绍一个本地人做代理商的给你认识。”

  王超说:“谁啊?”